2018 SABCS︱CARRIERS研究:已知乳腺癌易感基因的筛查不适合全体人群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8/12/31 13:00:57  浏览量:19406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大约有5-10%的乳腺癌患者存在胚系遗传性易感基因突变。目前国内外大多数指南都推荐对那些存在遗传性易感基因突变的个体采取比较激进的筛查措施,包括更早的钼靶筛查、MRI筛查,化学预防,甚至外科预防性切除手术。然而质疑之声一直存在,因为这些被认为与乳腺癌高发密切相关的胚系基因突变仅仅是在针对一些特定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得出的结果,例如针对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的患者、年轻性乳腺癌或者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研究。而此前这些基因突变在全人群的患病风险评估数据还是缺乏的,本次SABCS上做口头汇报的CARRIERS研究则填补了这项空白,而且结果似乎出乎很多人意料。

该研究针对37个肿瘤易感基因编码区共计1733个靶区域进行QIAseq多重pCR扩增并测序,对来自美国的6个乳腺癌和正常对照妇女队列的血或唾液样本共计39439例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一般的人群中已知的12个乳腺癌易感基因致病突变仅表现为中度致病风险(突变率:暴露组4.2%;对照组1.6%)。
 
 
该研究同时还发现,50岁以下(年轻)人群ATM、BRCA1、BRCA2和PALB2基因发生胚系突变的概率比50岁以上(年长)人群高2-3倍。进一步的病例对照分析提示,BRCA1、BRCA2和PALB2基因突变预示较高的乳腺癌发病风险(OR> 4.0)。在5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中,BRCA1和BRCA2突变致乳腺癌发病的相对危险度高达13.5和16.6,而在50岁以上年长人群中BRCA1/2突变的相对危险度仅为5.7和3.2。PALB2基因突变相关致癌效应与年龄关系甚微。年轻人群ATM和CHEK2基因突变预示中度的乳腺癌发病风险(OR 2-4)。
 
 
CARRIERS研究的结果提示我们,已知的乳腺癌遗传性易感基因在总人群中突变率低,且仅表现为中度致病风险,所以当前盲目地对所有正常妇女进行胚系遗传性易感基因检测并无临床意义。当然,对那些传统流行病学预测工具(例如Gail模型或改良Gail模型)判断为致病风险较高或有明显的乳腺癌卵巢癌家族史的特殊群体而言,这类易感基因突变的检测结果或可为后续的乳腺癌影像学筛查方式和预防性切除手术的选择提供一定依据。
 
 
乳腺癌本质上是由多个基因改变所致的一类疾病,目前已知的乳腺癌易感基因大多为DNA修复酶基因,其突变的确会导致乳腺组织恶变风险增高。但影响乳腺癌发生的分子遗传学调控绝非单纯来自DNA修复一个方面,人体是复杂的,一定存在其它的解救通路和机制。如果理解了这点,CARRIERS研究的结果也就不那么出乎人意料了。随着基因检测通量的增加和更高级遗传学调控(如增强子调控等)的发现,将有望更进一步揭示乳腺癌的分子遗传学特征。
 
专家简介
 
柳光宇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癌外科主任医师,行政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同时担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肿瘤防治研究》杂志编委。
 
200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获临床硕士学位;2002-2003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加拿大Manitoma大学病理科进行学术交流。2004年获复旦大学临床肿瘤学系博士学位
 
章颖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医生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彭伟彬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