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快讯>正文

可切除胃癌新辅助化疗的思考—疗效和手术最佳时机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5/1/12 18:35:29  浏览量:23796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2015年1月11日,CSCO消化肿瘤高峰论坛在北京正式召开。会议讲题主要集中于胃癌、肠癌的临床治疗及转化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对胃癌、结肠癌的临床实践经验进行交流,分享了肿瘤生物学行为、分子水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徐惠绵教授做了“可切除胃癌新辅助化疗的思考—疗效和手术最佳时机”这一专题讲座。

徐惠绵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主任

 

  中国进展期患者占90%以上,5年生存率低(30%左右)。因此建议以胃癌分期与分型为依据,指导以D2根治术式为主的新辅助化疗,是提高胃癌远期疗效的关键。

 

  手术的目的和理论基础

 

  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后,宜刺激残留肿瘤细胞生长;手术致瘤床血供改变,影响化疗药物效果;可以达到降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消除潜在微转移灶,降低术后复发;可观察到手术前后病灶临床缓解率和病理有效性;根据SD或PD,可剔除不宜手术病例;验证药物敏感性,指导术后用药;根据对新辅助化疗是否有效来评估预后。

 

  术前分期及分型

 

  术前分期及分型是选择新辅助化疗的主要依据。术前分期检测包括超声内镜、螺旋CT(3D-CT)、腹腔镜、PET检测。在根据生物学特性分型方面,可选择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Lauren分型、肿瘤部位分型,并利用胃镜、黏膜活检、双对比造影、CT等手段。

 

  术前新辅助化疗适应症相关问题

 

  对无远处转移的局部进展期胃癌(T3/4、N+),推荐新辅助化疗;选择两药或三药联合方案,不宜单药应用;推荐ECF及其改良方案;化疗时限一般不超过3个月;应当及时评估疗效,以决定手术或采取其他治疗方案;术后辅助治疗应根据新辅助化疗疗效调整治疗方案;一般手术于化疗后3周开始为宜。

 

  新辅助疗效预测因素

 

  新辅助治疗疗效与肿瘤组织学特征、肿瘤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化疗方案的选择、患者因素相关。上部、低分化、肠型胃癌对新辅助治疗敏感。

 

  可能预测新辅助治疗效果分子指标分类

 

  分子靶点相关指标:VEGFR、EGFR、HER-2、K-ras、N-ras

 

  药物敏感性指标:DPD、TS、TP、TKI

 

  增殖、凋亡指标:P53、P21、P16、bcl-2、survivin

 

  EMT相关指标:E-cad、N-cad、c-myc、Gli1

 

  干细胞相关指标:OCT4、Sox-2、Nestin、Nanog

 

  基因稳定性:MSI、LOH、GS

 

  RECIST标准(CT、EUS、MRI综合评估)

 

  新辅助化疗后手术问题

 

  新辅助治疗对手术的影响包括:术前辅助化疗会诱导胃及胃周组织形成纤维疤痕,有时在手术中难以区分疤痕和肿瘤组织。手术后淋巴漏、出血、感染的危险性有所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未升高。在手术切除范围方面,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即使达到CR病例,仍不建议缩小手术范围,切除范围取决于原发肿瘤在化疗前的大小和位置,即使在化疗后已经完全缓解,切除方案也不应该改变。在手术时机方面,化疗2~3周期(4~6周),及时评估疗效,达到目的尽早手术;即使首先方案无效,也不应选择二线化疗;停药后2~3周手术为宜。

 

  新辅助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

 

  在第一阶段,MAGIC(2005)、FFCD9703(2007)、EORTC 40954(2009)试验结论为新辅助化疗优于单纯手术。第二阶段,SAAK研究、CRITIC研究、JCOG0501研究、Magic-B等研究的结论为新辅助化疗优于单纯术后化疗。在第三阶段将比较不同化疗方案、靶向+新辅助治疗vs新辅助治疗、新辅助放化疗vs新辅助化疗。

 

  胃癌新辅助RCT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更精确的术前分期、更精确的人群筛选、更精准的靶点和分子标志。

 

  新辅助治疗的争议点

 

  新辅助治疗的争议点包括:在Xelox、FOLFOX、ECF、DCF、DOX中应采取何种方案,是否应加上靶向治疗?患者达到pCR后,后续治疗如何选择?若仍不能达到RO切除,是继续化疗还是手术干预?新辅助化疗无效病例,是否为预后不良的指标?新辅助化疗无效病例如何选择治疗方法?弥漫型、印戒细胞癌、Borr.4是否选择新辅助治疗?新辅助获益人群的筛选,分子生物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版面编辑:张楠  责任编辑:张彩琴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徐惠绵可切除胃癌新辅助化疗CSCO高峰论坛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