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10届中法乳房重建学习班于2021年6月16日~6月18日在山城重庆举办。会议邀请了国内和国际乳房肿瘤整形和重建领域的专家进行重建技术的展示和相关问题的探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炅教授带来了“DIEP乳房皮瓣重建技术的难点与并发症”的讲课。会后,肿瘤瞭望就相关问题对吴炅教授进行了深度访谈。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肿瘤瞭望》:乳腺癌患者术后重建一直是乳腺外科和整形外科共同关注的热点,对于接受乳房手术的患者来说,重建的方法有多种,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乳房重建术存在哪些优势?
吴炅教授: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国外,有60%左右的患者接受保乳治疗,在全乳切除的病人中有20%~40%的患者有意向接受乳房重建。在我国,乳房重建的患者约占全乳切除患者的10%,而且这一数字近年来在不断提高。
乳房重建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是自体皮瓣乳房重建术,腹部则是一个重要的供应区。早期腹部皮瓣的供应区是带蒂的,需要用一根或者两根腹直肌来供应整个皮瓣的血供,这就会对腹壁的功能造成很大的影响。相比之下,腹壁下深血管的穿支皮瓣(DIEP)就有了一定的优势,其避免了腹直肌和前鞘的过度损伤,从而能够非常好的保留腹壁的功能。此外,DIEP的血供非常直接,是从腹壁下深血管直接到达皮瓣穿支的,只要能够非常好的完成血管外科的吻合,整个皮瓣的血供要比带蒂腹直肌皮瓣更加理想。
在乳房重建手术中,DIEP越来越多的被应用,除血供较好这一优势外,DIEP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优势是自体皮瓣重建使乳房形态自然,柔软度良好,手感和质地都接近于自身的乳房组织。另外,一些需要进行延期重建的患者,如接受乳房全切手术后的患者,胸壁皮肤缺损较多的情况下,腹部就可以提供大量的正常皮肤来代替原来胸壁缺损的皮肤,由此可见,DIEP乳房重建具备多方面的优势。
《肿瘤瞭望》:DIEP重建术代表当前乳房重建技术的最高水平,该手术适用于哪些患者?其实施过程中有哪些有哪些注意事项?
吴炅教授:DIEP重建术对临床医护团队的要求很高,由于其占有一定的手术资源,临床中不可能每位患者都做这类手术,我们会有选择的考虑一些病人去实施这类手术。具体选择标准如下:第一类,是在延期重建的患者中,若患者皮肤缺损比较多或者胸壁原来接受过放疗,只能用自体皮瓣进行乳房重建的患者。若患者乳房缺损范围越大,对侧的乳房也比较大,用DIEP重建术就更适合。
第二类,适用于辅助治疗过程中明确需要接受术后放疗的患者,因为放疗对再造的乳房一定会造成影响,而自体皮瓣对放疗的耐受性比较好,所以在那些需要放疗的病人当中应用DIEP乳房重建是比较理想的。第三类是以前已经接受过其他的乳房重建手术或者是接受了保乳治疗的患者。接受假体重建以后因为某些原因假体暴露,重建失败,该患者还有进行进一步重建的意愿;或病人接受了保乳,也做过放疗,但同侧乳腺癌复发,需要进行补救性的全乳切除,这类病人也是比较适合DIEP乳房重建手术的。同时,对这些病人来说,供体需要有一定的组织量,也就是说下腹部要有多余的皮肤和皮下脂肪才适合做这类手术,同时也要尽量避免以前下腹部做过多次手术从而影响到腹壁下血管。
DIEP重建术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其注意事项贯穿整个围手术期,不仅仅是手术过程的6-8h。术前要对患者做全面的评估,包括影像学评估等。在手术过程中要进行仔细的解剖、精细的操作,还要借助高水平的显微外科技术和美学观念来塑造良好的乳房外形。手术后还要通过医护团队的合作对皮瓣进行观察,术后的3-5天需要频繁的观察皮瓣的血供,这样才能确保DIEP乳房重建手术的成功。
《肿瘤瞭望》:当前在大多数三甲医院,乳房重建多是由整形外科与肿瘤外科联合开展的,您认为我国应如何完善专科医生培训体系,以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吴炅教授:与我国相比,国外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的培训体系较为完善。在美国,由肿瘤外科医生来切除乳房肿瘤,由整形外科医生来进行DIEP乳房重建。英国和欧洲的一些其他国家也采取类似的方式来进行合作。但在国内,两个科室间有合作但还不是十分完善,主要原因可能是越来越多的患者有意愿接受这类乳房重建手术,但整形外科可能没办法完全满足这些患者的需求。一方面年轻医生的团队是需要培养的,另一方面因为手术耗时较长,某些原因导致了整形外科医生不太愿意承接这类后续的重建手术。所以面对当前的挑战和需求,就需要我国加强乳腺外科和整形外科的深入和全面合作,同时也要推动我们的专科医生培训。
此前任国胜教授曾通过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乳腺外科医师专委会在全国组织了多个模块的乳腺外科医师培训工作,其中有一个模块就是专注于乳房重建的培训,我们也组织了一些短训班,包括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举办的乳房重建学习班,让更多的乳腺外科医生首先对乳房重建的方式有了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更长时间的专科学习和进修来逐渐掌握不同难度的乳房重建手术,从而能够使乳腺外科医生在自己的临床实践当中满足患者的需求。从专科医生培养角度来看,我们更需要去推动整个外科专科的培训体系,如果这个医生以后要从事乳腺专科的话,我认为应该至少有2-3年要在全国主要的乳腺外科中心进行全面的轮转,这样才能比较好的掌握乳房重建技术,最终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医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委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专科分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