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7月17-18 日,高博医学论坛第三届淋巴瘤&骨髓瘤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此次大会由中国女医师协会靶向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联盟、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北京健康促进会及高博医疗集团共同主办,会议宗旨是“精准、整合、创新”。此次大会中外专家云集,就淋巴瘤和骨髓瘤的诊疗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期间【肿瘤瞭望】特别采访了此次大会的执行主席、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克晓燕教授,克教授详细介绍了此次盛会的亮点、淋巴瘤和骨髓瘤免疫靶向治疗的发展现状以及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高博医学论坛”专家云集 聚焦新进展
克晓燕教授:高博医疗集团第三届淋巴瘤和骨髓瘤国际高峰论坛的主旨是聚焦淋巴瘤和骨髓瘤的靶向治疗和细胞免疫治疗进展。此次会议邀请到2020年欧洲血液学年会(EHA)主席、2021年EHA执行主席John Gribben教授报告了欧洲B细胞淋巴瘤的最新研究进展;还邀请到美国梅奥诊所的陈东教授和Min Shi教授就骨髓瘤新的检测方法,如基因检测以及二代流式检测做了相关报告;Roswell Park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的傅凯教授针对B细胞淋巴瘤的基因分型和靶向治疗也做了详细介绍;此外国内淋巴瘤和骨髓瘤顶级专家也在大会做了相关学术演讲。
此次盛会线上线下参会人数近8万,会议紧扣淋巴瘤和骨髓瘤治疗发展趋势,讲者讲授的内容精彩叠出,参会人员听的是心潮澎湃。总体而言,淋巴瘤和骨髓瘤治疗已由普通化疗进入到靶向和细胞免疫治疗时代,大量新药和检测方法涌入临床。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基因检测技术已经从基础研究全面走向临床研究,基因分型进一步完善,基因检测对协助诊断、监测预后、指导治疗以及微残监测的影响巨大,已成为精准治疗的基石;
第二,大量新药的临床研究报告成为近年EHA和ASH会议的主要内容,2020年全球淋巴瘤和骨髓瘤研究共1030项,中国约有130项,中国新药临床研究呈飞速发展态势,重点是I期临床研究数目不断增加,它代表了我们国家自主创新开发的新药数目在不断增加,这些新药如在未来进入临床,将会给治疗结果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惰性淋巴瘤,如慢淋和骨髓瘤有更多靶向药物进入一线治疗,整体治疗模式已进入去化疗模式;侵袭性淋巴瘤的新药研究多集中于复发难治淋巴瘤的二线治疗,可明显改善复发难治淋巴瘤患者的治疗结果,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逐步由二线治疗向一线治疗过渡,如来那度胺进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线治疗,BTK抑制剂进入套细胞淋巴瘤的一线治疗,总之靶向药物治疗在不断前移。然而靶向药物不能彻底治愈所有患者,部分患者仍会复发,因此有大量研究探讨靶向药物联合化疗、靶向药物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靶向药物联合CAR-T细胞治疗;
第三,CAR-T细胞已经成为复发难治淋巴瘤和骨髓瘤的重要治疗手段,多种CAR-T细胞治疗研究正在开展,目前全球几个较大的CAR-T细胞治疗研究正在比较CAR-T细胞和自体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初步结果将在2021年ASH会议上报道,目前初步认为CAR-T细胞治疗疗效较自体干细胞移植更优。此外,关于CAR的结构改造、CAR-T靶点寻找、双靶点CAR-T的疗效以及异体CAR-T的探索都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克晓燕教授:近几年,淋巴瘤的免疫治疗正在飞速发展。首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霍奇金淋巴瘤、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以及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已较为肯定;其次,CAR-T细胞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多靶点CAR-T细胞,这是因为单靶点CAR-T细胞治疗淋巴瘤后,虽然有近40%的患者可以长期生存,但更多的患者短期复发,复发的最重要原因就是CD19阴性复发,所以现在双靶点CAR-T细胞研究非常火热,如CD19/CD22和CD19/CD20 CAR-T细胞等,此外序贯CAR-T细胞治疗也正在研究中。
克晓燕教授:尽管近年淋巴瘤治疗的整体水平正在迅速提高,但现有治疗方案下疗效和生存较差的NK/T淋巴瘤的治疗进展并不多。作为高度侵袭性的肿瘤,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原则是I期以局部放疗为主,可联合较低强度的化疗,其他分期的NK/T细胞淋巴瘤则采用GDP或GemOX方案联合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总体治愈率较低,多数患者最终复发。近年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慧强教授尝试了PD1抗体联合西达苯胺和GemOX方案治疗NK/T细胞淋巴瘤,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仍有一部分患耐药。所以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发展任重道远,需要更多人的关注与努力。